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公开目录 > 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公告公示
索引号: 113304830025585263/2024-130152 发布机构: 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文日期: 2024-05-24
组配分类: 工作动态 文件编号:
用心守护、合理利用,让大运河流向未来

发布时间:2024-05-24  14:28 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 打印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10年来,大运河畔的桐乡,持续做好运河综合保护,实现了城市肌理与文脉传承、保护与发展互促共进。

日前,《嘉兴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涉建项目管理细则(修订)》(以下简称“管理细则”)发布,对在大运河(嘉兴段)遗产保护区划内进行的建设项目,按照保护第一、部门协同、依法依规的原则进行管理。

该管理细则所称大运河遗产,是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大运河浙江嘉兴段的河道和遗产点。于桐乡而言,列入大运河保护的河道集中在杭州塘(运河东线,嘉兴-石门-崇福-大麻河道,全长41.77公里)和崇长港(崇福到长安的运河古道,桐乡境内长约2.55公里)上。

大运河(浙江段)历史上的数次重大改道变迁,都在桐乡境内留下了痕迹,彰显了大运河(桐乡段)的重要价值。

我们常说的大运河(桐乡段)全长44.32公里,指的就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杭州塘(41.77公里)和崇长港(2.55公里)的总长,占大运河(浙江段)的八分之一有余,是大运河(浙江段)流经县域最长的遗产河段之一。

大运河不同河道有不同管理等级。针对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有遗产区、缓冲区两条管控线;针对大运河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两条管控线。

 

杭州塘和崇长港是世界文化遗产河道,需符合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双重管理要求,“从严不从宽”的要求,这两条河道的郊野区需50+200米管控,城镇建成区需10+40米管控。

具体来说,遗产区(保护范围):不得进行工程建设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缓冲区(建设控制地带):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不得破坏大运河遗产的安全环境、历史风貌和视廊景观,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履行报批程序。

 管理细则同时提到,遗产区内确需进行下列工程建设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履行报批程序。包括大运河遗产保护有关的工程建设、景观维护、环境整治,历史文化街区整治;防洪排涝工程和水文水质、气象监测设施建设;航道和港口、跨河桥梁和隧道、水上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的其他工程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在遗产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符合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避开大运河水利工程遗存相关古迹、遗址,并采取对大运河遗产影响最小的施工工艺。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

此外,遗产区和缓冲区内的河道清淤疏浚、设施维护、居民住宅维修和树木种植等活动,应当符合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的要求,并报所在地县(市、区)文物行政部门审核,对符合条件的予以备案。

大运河流淌千年,驰而不息,孕育了桐乡悠久的发展历程、涵养了桐乡厚重的文化底蕴、承载了桐乡广阔的梦想前景。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条“母亲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保护优先、活态传承、合理利用,才能让大运河更加璀璨地流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