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产“阳光玫瑰”,以质取胜
|
||||||||
|
||||||||
| ||||||||
一串串葡萄挂满枝头。 江南的三伏天,催熟了枝头的香甜。濮院镇新妙智村大圣果蔬农场内最早一批的“阳光玫瑰”迎来了成熟期,也迎来了急切的客商。来自嘉兴水果市场的姚明荣便是其中之一,他也是幸运的,就在几天前,他顺利抢订下了两个大棚共15亩的“阳光玫瑰”。 批发价几乎是市场均价的两倍,下单却还得“拼手速”,这里的“阳光玫瑰”究竟有怎样的魅力? 青翠碧绿的葡萄架上,一串串“阳光玫瑰”倾泻而下,青绿色的果皮,剔透饱满的果肉,咬下一口,香甜气息盈润于唇齿之间。 “亩产控制在3000斤至3500斤,每一串控制在2斤左右,那么疏果时要疏到1600串左右、每串大概60颗。”据农场负责人沈金跃介绍,在大圣果蔬农场,上至亩产,下至每一粒的克重,都有着各自特定的阈值。与此同时,每一个大棚的成熟期,也都通过严格的水肥控制、环境管理,被安排得明明白白。106亩的“阳光玫瑰”在7月下旬至9月底陆续成熟上市。 “这里的品质管理做得很好,每年我都会带客户过来看看。”姚明荣直言,如今,随着各地“阳光玫瑰”种植面积的扩大,市场上不乏只求产量不求品质的现象,他希望有更多种植户学习借鉴沈金跃的模式,沉下心来做品质,共同做好这一单品。 “市场上永远不缺‘大路货’,太容易复制的东西,资本一投入,市场很容易饱和,只有做精品,才能够始终立足于市场。”沈金跃的妻子周萍萍,一语道出了大圣果蔬农场的经营理念。 “葡萄很甜,果柄那头更甜一点,有香味,冷藏后脆脆的,更好吃了。”日前,“小圣葡萄小店”在京东电商平台上正式开张,翻看评论区,不乏显示购买次数大于或等于2次的回头客的好评。“我们希望打造自己的品牌,让大家更方便也更快捷地吃到高品质的‘阳光玫瑰’。”今年,沈金跃的儿子沈星宇回到农场,学习园艺专业的他,正带着新的理念和技术,为农场注入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