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对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08号建议的答复 | |||||
|
|||||
张锋等代表: 您在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有效提升我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议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通过加强卫生人才引育、注重学科专科建设、优化医疗诊疗服务、深化医疗接沪融杭、推进基层医疗能力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强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县域龙头、市中医医院县域中医龙头医院地位,计划打造市第二人民医院为桐乡西部“医学副中心”,康慈医院浙北精神卫生区域医疗中心地位,全面推进县域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卫生人才引育 一是通过校招、高层次人才招聘、社会招聘等途径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2021-2023年累计引进111名(其中副高职称3名,研究生学历108名),培养省级医坛新秀2名,2024年1-5月引进研究生学历人才41名。 二是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定向培养招录,近3年共招录本地户籍医学类定向培养96名,累计404名;同时通过村社区排摸在校医学类学生,各医院根据需求点对点开展沟通。三是出台医学类人才奖励等补助政策(博士最高可以享受128万元的人才补助+购租房补助,研究生最高可以享受96万元的人才补助+购租房补助),吸引本地毕业生返桐就业,奖励力度领跑嘉兴大市。四是开展为期三年的医疗技术提升大轮训,2023年全年派出进修学习457人次,同比增长280%。 二、注重学科专科建设 2023年市卫健局出台《桐乡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引导方案(2023-2025)》,建设心血管内科、急诊医学科等12个重点支撑(扶持)学科,在科研立项、设备购置、人才引育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同步根据嘉兴市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方案布局我市临床重点专科,目前在建项目25个,其中嘉兴市级重点专科4个。统筹推进三大医疗集团和县域专科医院高质量发展,形成特色鲜明,齐头并进,多个高峰并存的发展新格局。 三、优化医疗诊疗服务 今年,出台《桐乡市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实施方案》,计划通过优化预约诊疗服务、改善门诊就诊流程、提高患者住院体验、提质院后医疗服务、加强院前院内衔接、营造舒心就医环境以及互联网诊疗更加可及等几大方面,力争用2年的时间,不断提升医疗服务的科学化、舒适化、智慧化、人性化水平。以市妇保院为例,作为全省首家县域改造型“未来医院”,优化互联网诊疗、预约、自主开单、医疗结算、上门护理等20余项数字服务;张贴“码上反馈”,方便就医群众随时反馈意见与建议;针对儿科夜急诊等待时间长问题,根据儿科夜门诊量机动排班,探索1名急诊医生+1名帮班医生的“1+1”模式,在高峰时间段力争将病人等待时间控制在1小时内;扩大儿科诊疗等候区变活动中心,将签到、叫号、导诊等就诊环节融入环境和指尖应用中,以“医育结合”为特色建设市级综合托育服务中心,多方位全举措地提升患者就医体现,进一步提升老百姓就医满意度。 四、深化医疗接沪融杭 截至目前,我市医疗接轨沪杭嘉知名三甲医院近30家,学科(专科)合作80个,通过上级专家不断“输血”向合作医院“造血”转变。2023年以来新增省级合作项目5个,分别是第一人民医院挂牌杭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分别成为与浙大二院、浙大儿院协作医院,在技术指导、双向转诊、授课培训等方面“背靠大树”;中医医院牵手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浙大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成立名医专家工作室。2024年1月至4月,沪杭知名三甲医院来我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坐诊833人次,专家门急诊诊疗6266人次、会诊537人次、开展各级手术618例。 五、推进基层医疗能力 基层医疗机构建设从注重机构全覆盖向服务全覆盖转变,“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达标率达100%,其中达到国家服务能力推荐标准机构3家;6个基层特色专科列入嘉兴市培育名单;乌镇、洲泉卫生院被推荐申报省级“医疗次中心”创建单位。一是硬件实力得到加强。CT等大型设备配备、基层急救站点设置实现镇街全覆盖,采血化验服务基本实现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全覆盖;近年来累计完成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改扩建51个,年内计划完成改扩建20个;AED除颤仪配备实现基层站点全覆盖,基层检验检查、院前急救、抢救“三个能力”大幅提升。二是软件水平得到提升。深化医共体改革,共建高血压、糖尿病等全(专)科联合门诊24个,100余名市级医院专家到基层排班坐诊;建成基层规范化慢病一体化门诊4个,提供“诊前、诊中、诊后”一站式服务;扩充慢病药品目录,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慢病长处方”“代配药”服务,方便群众在基层就医配药,2023年开具慢病长处方共计166117张;建设浙江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建成基层“旗舰”中医馆1家和首批“中医阁”22家,深化“中医处方一件事”改革,进一步提升老百姓就医获得感。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出的宝贵建议。
桐乡市卫生健康局 2024年6月3日 作者: 信息来源: 桐乡市卫生健康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