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对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18号建议的答复 | |||||
|
|||||
戴大力代表: 您在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建设车路云一体化智慧交通示范城市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建设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城市的关心和关注,您在议案中提出的通过三阶段分步开展车路云一体化城市建设的建议客观全面、富有针对性,对我们的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目前主要工作举措 为顺应产业发展需求,支持汽车强国建设,2024年1月工信部牵头联合交通部、公安部、住建部、自然资源部,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城市级规模化应用,是关联顶层设计、创新、产业、服务、社会等多领域实现生态体系化发展的重大举措。桐乡市作为互联网永久举办地,积极开展城市级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建设,依据产业特色、城市、交通、会展、文旅,探索更多产业创新协同和商业价值实现的可能。 (一)申报阶段 一是积极开展调研,编写申报材料。自2024年2月起,市经信局联合汽车工程学会为编写桐乡市申报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材料对各部门及相关企业进行调研走访,充分了解桐乡市在智能网联车辆、道路基础设施以及各类城市运营平台等相关信息。二是争取首批试点,开展联合申报。4月23日上午,桐乡市领导带领经信局、申报材料支撑单位赴杭州市经信局对接联合申报相关事宜,完善与杭州联合申报的相关资料并积极与省厅、工信部汇报,争取获得第一批国家试点。三是协办政协活动,共话“车路云一体化”建设。4月下旬,举办共话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建设专题协商活动,邀请市领导、院士学者及各企业代表出席活动并作发言,坚定桐乡市建设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的信心,力争将桐乡打造成为中国汽车智能策源地之一。 (二)建设阶段 建设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以乌镇创新圈(古镇会展、互联网)-湖区创新圈(总部、时尚、研发)-枢纽创新圈(智能制造、高铁新城)为三个重点区域连片全域,通过实施全时全域场景创新,推动产业生态领域创新应用、公共服务领域创新应用、消费领域创新应用,以社会全要素出行大数据赋能新质生产力,以全域交通体系网联化探索实体平台经济新型商业模式,打造国内首个以“车路云一体化”与智能网联产业融合发展的县域级城市,成为向世界展示车路云一体化“中国方案”的桐乡实践。 分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24年):试点区域乌镇创新圈、湖区创新圈、枢纽创新圈三大核心完成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覆盖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测试运营车辆达70辆以上,建设完成2个智慧停车场,城市出行效率和道路交通安全保障能力大幅度提高。 第二阶段(2025年):试点区域乌镇创新圈、湖区创新圈、枢纽创新圈三大核心智能化基础设施全面贯通,覆盖东部核心城市200平方公里以上,测试运营车辆突破200辆,商业化服务年均突破20万人,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建设初具规模。 第三阶段(2026年):试点区域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完成,测试运用车辆突破400辆,商业化服务具有一定成果,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集聚效应初显,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生态体系趋于完善,建成国内首个以“车路云一体化”与智能网联产业融合发展的县域级城市,试点区域经验可向全市乃至全国范围复制推广。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根据申报材料建设内容,桐乡市就建设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开展相关工作。 (一)成立领导小组和完善机制 成立桐乡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推进全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局,负责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组建桐乡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专家智库,负责对拟开放测试道路、道路测试和应用示范进行评审认定。 (二)制定方案和管理办法 出台《桐乡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管理实施方案(试行)》,进一步规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管理。针对景区接驳智慧乘用车、自动泊车、智慧停车场、低速自动驾驶功能车、网络与信息安全等开展标准立项。积极开展SOTIF预期功能安全的训练、测试与评价。 (三)建设智能化基础设施 1.乌镇-濮院镇、乌镇-高铁站道路两侧的5G基站加密和优化升级、加装交通信号机读取装置、路侧通信单元,重点路口部署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路侧设备。 2.全域加装交通信号机读取装置、路侧通信单元,重点路口部署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路侧设备。 3.全域交通信号机以及全部交通标志标识实现100%联网。实现交通道路通信设施、视频监控设施、交通信号、道路交通标识标线等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与桐乡市车路云一体化运营管理平台等城市级平台互联互通。 (四)普及智能网联汽车 鼓励本地整车生产企业继续优化L2级及以上智能驾驶功能,加快提升C-V2X车载终端(Uu、PC5双模)前装搭载率。推进全市公务车、巡游出租车、公交车等公共领域存量车加装OBU设备。 (五)建设城市级平台 基于桐乡市智慧交管系统,建设桐乡市车路云一体化运营管理平台,实现与车端、路端设备,以及巡游出租车车载智能终端基础平台、智慧公交系统、数字桐乡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等已有城市级平台数据互联互通。建设城市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监测平台,实时评估桐乡市智能网联全景安全态势,实现威胁感知+响应+管理的综合立体防护,同时实现对交通大数据的处理与开放应用。 (六)开展规模化示范应用 1.制定自动泊车停车场部署计划。桐乡于2025年建成1个含35个停车位的自动泊车停车场,于2026年建成2个共计80个车位的自动泊车停车场。总计建成3个自动泊车停车场,115个停车位。 2.制定低速无人车部署计划。桐乡市计划部署200辆低速无人车,实现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功能的示范应用,合理规划低速无人车运行线路,鼓励配送终端规模化商业应用。 3.制定全域自动驾驶接驳路线。一是在乌镇镇区范围内制定常态化接驳路线,路线主要连通镇区内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乌镇世界互联网科技馆、沿河环路网红店、北栅丝厂、乌镇公园、有戏Fun等多个地点。二是在乌镇景区和濮院景区之间打通一条接驳线,将乌镇景区的游客导流一部分至濮院景区。三是在互联网大会期间,制定相关特定接驳路线作为应用与展示,可服务于接送参会领导、嘉宾、记者和各类工作人员等。 (七)建设跨域身份互认体系 制定桐乡市C-V2X通信设备和认证体系建设规划,建立数字证书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对于试点运营车辆和重点监管运营车辆要求100%接入工信部车联网安全信任根管理平台,支持跨车型、跨城市互联互认互通。 (八)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一是成立道路安全事件研判小组,对智能网联车辆在测试和应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事故进行初步分析和划分责任认定,对在实际测试和应用过程中发生的复杂安全事故进行充分讨论研判。二是制定安全员和平台安全监控人员专业培训方案,在测试和示范应用过程中设立可靠的安全防线。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建设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城市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促进我市智能网联车辆高质量发展。 桐乡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4年6月5日 作者: 信息来源: 桐乡市经信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