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要闻动态 > 本地动态
产自桐乡的“金牌大米”,火到外地了
发布时间: 2024-08-06  07:19 来源: 编辑中心 浏览次数: 打印



“沙渚高桥”大米。

这段时间,开发区(高桥街道)骑力村党总支副书记吕国娟,时不时就能接到来自嘉兴、湖州等地的求购大米的电话。

今年4月,桐乡市高桥骑力粮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沙渚高桥”大米迎来“高光时刻”,一举拿下“桐乡好米”评选金奖。随着“金牌大米”名声逐渐打响,陆续有外地消费者慕名前来求购。

盛夏,骑力村的连片千亩稻田绿意葱茏。“这片核心区种的就是‘上师大19号’,获金奖的稻米品种,今年,我们种了100亩。”吕国娟介绍。

这个品种,属于长粒型香型软米,粒型似“泰国香稻”,与市场上其他稻米品种比较,煮成米饭米香清淡,口感软糯,饭粒表面温润,有嚼劲。

走在绿色稻田间,田边安插着的一个个白色“球体”引起了记者注意。“这是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诱捕器。诱芯的特殊香气,能捕获不少害虫。接下来,合作社还将在稻田周边,机耕路边播种百日菊,这种草花不仅可以增加美观性,还可以在开花时吸引虫类,减少对水稻的危害。”吕国娟边走边介绍,正是用上了这种“环境友好型”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水稻的稳产丰产有了保障。

目前,合作社种植了浙粳1578号、嘉67号等优质品种水稻共3000亩。去年,核心区种植的100亩“上师大19号”丰收,亩产达到1200斤。

今年3月,合作社还与湖北双水双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华墨香”水稻引进协议,示范种植30亩优质黑米。金秋丰收时节,桐乡人便能品尝到这种不打农药、不施化肥、营养丰富、口感软糯的黑米。此外,今年还新引种了20亩富硒水稻,通过科学手段提高土壤硒含量。

健康绿色好大米的出产,得益于高要求的种植和极讲究的加工。

在合作社的低温储存仓库,温度、湿度均控制在一定幅度,可保障大米低温储存,常年供应新鲜大米。在烘干中心,排列着11台30吨低温烘干机,由于采用天然气低温烘干,避免了传统生物质燃烧产生的烟味,使得粮食烘干后依旧保持着原原本本的稻香。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桐乡市高桥街道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落地骑力村,预计明年上半年正式建成投用。投用后,农事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配备精米加工用房、智能恒温粮仓、秸秆回收中心、烘干中心、育秧中心等。

眼下,“沙渚高桥”大米正在争创绿色大米标志。为守住“沙渚高桥”大米的金字招牌,开发区(高桥街道)将继续做好品牌授权与监督工作,严选区域范围内生产水平高、标准化程度高、信誉信用好、业内口碑佳的农业企业及合作社,严选优质稻种、监督生产全过程、强化技术指导,让“金牌大米”更“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