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应对“开学综合症”:家长、学生必读指南
|
||||||||
|
||||||||
新学期来了,不少家长们开始忙碌起来,为孩子们准备开学物品。然而,对于许多孩子来说,开学并非易事,他们可能会患上“开学综合症”。 什么是“开学综合症” “开学综合症”,也被称为“开学恐惧症”,通常出现在假期结束、新学期开始时。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紧张,甚至出现失眠、头痛、食欲不振等生理症状。这些问题往往是由于孩子们在假期中过于放松,突然面对新的学习任务和环境感到压力所致。 “开学综合症”有什么危害? 1影响学业:孩子们在开学初期可能难以集中精力学习,导致学习进度滞后,成绩下滑。 2损害身心健康:长期的压力和焦虑可能导致孩子们出现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症等。 3影响人际关系:情绪不稳定可能导致孩子们与同学、老师的关系紧张。 如何避免“开学综合症” 提前调整作息时间 假期在家,孩子们经常熬夜玩手机、看电视,一觉睡到中午,而马上开学,生活节奏将发生变化,如果不加以调整,开学后,会引起孩子强烈地不适应,最好的办法是从现在开始遵从与学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时间表,按照平日上学的时间起床、睡觉、学习、运动,有规律地作息,使其适应学校的作息规律。 回顾假期,制定学习计划 和孩子一起像“倒电影”一样回顾假期生活,检查假期计划的完成情况,特别是作业进度。通过“复盘”方式,发现不足,及时补充,分享假期的收获与遗憾,并从中汲取经验或分析原因。同时,和孩子探讨如何为新学期设定合理且可行的目标,制定相应计划,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避免过大压力。 保持情绪稳定,营造积极氛围 开学在即,“神兽归笼”,家长们心情愉悦,但发现孩子们还未做好充足的开学准备,离家长预期的开学状态有一定的差距时,先别急着催促、否定、生气,学着信任孩子,给他们自我调整的时间空间。发现他们需要帮助时,心平气和地提出自己的意见想法,和孩子们一起调整,做开学前的准备,拒绝暴力沟通,避免激烈冲突。同时家长可以与孩子多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帮助孩子学会保持心态平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当孩子面临“开学综合征”,向家长倾诉时,家长应耐心倾听,允许孩子表达内心情绪和压力,并给予理解和支持。避免采用责备、命令或说教的方式,以免引发亲子冲突或极端行为。 管理时间,远离电子产品 开学前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做好时间管理,明确时间的分配,拒绝过多地使用电子产品,拒绝依赖,避免沉迷,将碎片化时间整合起来,丰富娱乐休闲。阅读一本书,写作一篇文章,完成一份作品,都能让孩子不被低意义事务所打扰,保持内心的专注。 鼓励孩子提前与师生联络,积极参加社交活动 鼓励孩子提前与老师和同学取得联系,分享假期见闻和新鲜事,表达相互的关心和对新学期的期待。鼓励孩子与朋友交流问题和压力,必要时寻求老师或家长的帮助,从而及时走出情绪困境。积极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为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力支持。同时鼓励孩子参加社交活动如班级聚餐、野外拓展等,结交新朋友,增强自信心,增强社交能力。 积极参与学校的新学期准备工作 在学校开学前,家长应配合参与学生体检、心理调查、家长会等相关工作,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与学校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努力。同时,与孩子一同准备新学期所需的学习用品,如新书包、文具盒等,通过这种仪式感提醒孩子新学期的到来,提升其自觉性。 克服“开学综合症”需要家长与孩子的共同努力。家长在孩子应对开学困难时扮演着重要的支持角色。通过了解孩子的需求、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家长能够帮助孩子更轻松地度过开学难关。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愉快的成长环境。
来源:桐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