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平台扛起大担当
——访桐乡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高桥街道党委书记蓝亚民
|
||||||||
|
||||||||
| ||||||||
开栏语:中国共产党桐乡市第十五届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已胜利闭幕。大会总结2024年工作,部署下一阶段任务,动员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桐乡篇章。即日起,本报推出“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系列专访”栏目,聚焦各地全面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展现新作为、彰显新担当。 “产业路越走越顺、人才棋越下越活、主平台越建越好、幸福感越来越强、基层党建越来越实。”桐乡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高桥街道党委书记蓝亚民首先用5个关键词概括了奋勇拼搏的2024年。 过去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开发区(高桥街道)持续深化“六图六表”,全面实施“三大行动”,统筹谋划、精准发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效。 透过这份工业成绩单可以看到: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5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31.4亿元,实现规上工业产值728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182亿元,实缴税金3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桐乡经济开发区持续“争先进位”——“中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上升至第16位,全国“省级开发区升级潜力百强”位列第12位,成功创成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工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城市兴。2025年,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平台、主战场,开发区(高桥街道)底气何来?信心何在? 蓝亚民介绍,开发区(高桥街道)将力争经济稳中有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上工业总产值、投资、社零、地方财政总收入等指标保持正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主要约束性指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同时,将锚定经济建设主责主业,围绕“产业提质量、项目拓增量、创新求变量”做文章,加快传统产业转型、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未来产业引育步伐。全面承接人才改革试验区先发红利,谋划迭代科技人才“一揽子”新政,强化各类人才引育集聚,持续筑牢区街人才集聚优势。盯紧老百姓最关心、最忧心的事,全力以赴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区街工作各领域,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促进区街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对标党代会报告提出的“经济开发区要实质性突破前沿材料‘万亩千亿’产业平台,找到‘第二成长曲线’”的这一目标,蓝亚民表示,开发区(高桥街道)将抓招商、优环境,全力以赴打造经济发展增线;挖潜力、强特色,多措并举织密产业兴旺实线;办实事、强治理,共建共享描绘民生和谐暖线。 具体而言,将重点发力“基金+基地”招商模式,2025年力争招引产业项目不少于30个,总投资30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桐昆盛佑、金盘实业等重点项目。不断加大企业的培育和支持力度,力争新增规上企业10家、亿元企业2家、产值超10亿元企业1家。 此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打造创新企业矩阵。加快浙江东方红航天大数据研究院及南科大先进电池研究院建设。持续完善“五创联动”格局,提升创新载体承载能级,完成智能机车创新中心主体结顶等。深入践行“嘉里韧治”新模式,深化“平安区街”“法治区街”建设,推进“三治融合”典型培育工程。继续开展好“一村一韵”等活动,抓好诗画龙南、骑塘年味等乡村文化品牌建设,让优质文化浸润百姓美好生活。 砥砺奋进,实干破局。蓝亚民表示,新的一年,开发区(高桥街道)将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先进智造集聚区、创新驱动示范区、产城融合新城区,为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典范城市排头兵贡献主平台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