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创建省级未来农场3家、数字农业工厂17家
|
||||||||
|
||||||||
| ||||||||
近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正式公布2024年全省数字农业工厂和未来农场认定结果,我市成功创建5家省级数字农业工厂和1家省级未来农场。 1月3日,记者来到位于石门镇民丰村的桐信种苗数字农业工厂。尽管棚外寒风凛冽,棚内却温暖如春。各类种苗绿意盎然、长势喜人。一块数字大屏惹人注目,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罗列其上。 数字大屏全天候高速运转,它不仅能“感知”,会“说话”,还会“思考”。“一旦棚内湿度达到预先设置的参数值,‘大脑’就会发出指令,带动自动除湿系统进入工作状态。”桐信种苗技术负责人李敬泉介绍道,“入夜后,最低气温下降到零下。这时,‘大脑’就会为种苗‘盖上’定制的‘保温被’。”李敬泉说。 相比于传统育苗工作靠劳力、决策靠经验的工作模式,桐信种苗数字农业工厂通过对生产流程的精确控制,降低劳动力投入80%以上,节省成本30%以上。 在同样入选数字农业工厂的石门湾湖羊数字牧场里,智能化的生产场景也正在上演。 “目前,我们的湖羊存栏量达1万头,管理的秘诀就在它们佩戴的‘耳环’里。”石门湾湖羊数字牧场内,嘉兴子阳智慧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昊告诉记者,“耳环”上印有二维码,只需用手机一扫,就能知道对应湖羊的出生地、年龄、疫苗接种记录等信息。 “除此之外,牧场里还使用了智能清粪输送设备、降尘除味装置以及高压雾化系统。这样一来,不仅环境卫生更好了,湖羊肉的品质也提升了。”沈昊补充道,“目前,湖羊还在陆续出栏。除了在石门当地销售,还收到了不少来自上海、江苏、福建的订单。” 在互联网浪潮下,桐乡越来越多的农业基地搭上了时代快车,走出了一条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创建省级未来农场3家,数量全省第一;省级数字农业工厂达17家,数量嘉兴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