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桐乡市龙翔小学 | 法定代表人 | 王兴炬 |
住所 | 桐乡市龙翔街道东升大道1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1078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978.29 | 期末数(万元) | 943.17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483728933866L | 举办单位 | 桐乡市教育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一年来,我校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市教育局书记校长工作会议精神,在“务本求真”理念的引领下,传承学校“杨园文化”,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以党建促发展,以质量为根本,以安全为基石,全力打造优质的农村学校。一、在全面从严治党中,不断加强政治建设。我们继续加强党建品牌建设,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鼓励全体党员共同研究和谋划支部的工作重点;明确目标方向,引导党员干部将个人的发展和追求自觉融入到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大局中;强化学习教育,提高党员政治素质。组织全体党员教师以集中学习、小组学习、个人学习等多种形式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等著作,组织前往富阳受降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2023年度学习强国积分在15500分以上有10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与发展,大力实施“双培养”,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本年度发展党员1名。坚持不懈抓好清廉学校建设,组织党员去龙门三廉馆学习廉政文化。二、在多途径五育融合中,德育实效得到增强。一年来进一步加强五育融合体系建设,拓宽德育活动的途径。我们坚持德育首位,以“生长德育”课程为基础,完善学校五育并举的德育体系。全面提高德育工作研究力,在心理健康、劳动教育、体育艺术等方面加强探索,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上半年在杨园文化节,举办我最闪亮校园歌手比赛,下半年从迎新生到迎新年,共举办各类活动12场次,创新了形式,更丰富了校园活动。我们的劳动教育体系再完善,本年度我们创建了嘉兴市劳动教育基地学校,是唯一一所没有耕地的劳动基地学校。一年来,我们克服教育短视化、功利化倾向,不以损害学生健康为代价培养学生。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等,以评价改革的突破和变革来驱动整体教育教学工作。小龙人评价体系既有学校特色,又符合时代新人培养。我们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全年共召开家长会4次,立足家庭教育中共同关注的问题,举办专题家庭教育讲座1次,科学系统地指导家庭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成效。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持续提高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形成了心育特色。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年来我们以新眼光、新视角、新姿态,迎接新工作、新挑战、新变化。我们为教师搭建学习、成长的平台,借助校内外名师资源,采用“传、帮、带”的方法,建立“教师成长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多元联动,提升教师教学业务水平。我们组织了教研周,引进了多个学科的教研活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成长。任晓栋老师《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一课获评2023年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蒋江波、张娟老师斩获桐乡市“守望杯”比赛一等奖;吴旖敏老师斩获桐乡市2020年新教师“评优课”一等奖;周蕾老师斩获“红船精神进校园”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小学语文说课比赛中获得高段组一等奖。一年来,我校立项桐乡市规划课题3项,1个嘉兴市级陶研课题,2个桐乡市级微型课题;结题7项,4项课题成果获奖,共有84篇论文、案例在嘉兴市、桐乡市获奖,6篇学科论文选送嘉兴市参评。在本学期的语文、数学命题比赛中,我校语文三至六年级12位语文老师的四份命题均获桐乡市一等奖,其中,四年级组的命题卷代表桐乡送嘉兴评比;数学6位老师的试卷命题获一等奖,5位老师获二等奖。在嘉兴市级各类论文案例课件评比中,共有7位老师获奖。毕业班在期末质量调研中,全部学科平均分超市平均2分以上。四年级语数抽测中,也都超过市平均。在桐乡市六年级英语兴趣检测中获团体二等奖,在桐乡市六年级数学兴趣检测中获团体三等奖,五年级语文、数学兴趣检测中分别获团体三等奖;在2023年嘉兴市青少年计算机现场赛中获团体二等奖;潘燚辰、廖梓涵在2023小学信息科技图形化趣味编程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在桐乡市小学生英语综合语言实践展评之现场编演活动中,陈诗瑶、曹宇宸、沈星、胡鸿焕四位同学获桐乡市二等奖。代浩天同学在桐乡市中小学科技节暨第六届青少年科技嘉年华比赛获二等奖;孔莉莉老师指导的学生《食品中蹦砂的检测与研究》获2023桐乡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蚂蚁历险记》等31篇文章在《小学生时代》《南湖晚报》《今日桐乡》发表;吴佳轩等8位同学分别在桐乡市第十五届“阅读伴我成长”读书征文等比赛中分别获一、二、三等奖。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下阶段,我们将继续坚持提质增资为工作重点,朝着办有特色的优质农村学校的目标,全力师资培育、优化管理,进一步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和文化建设水平。一是要坚持在科学发展、优化育人环境上下功夫。目前,各级政府都是资金极度紧张,我们下一年度的时期维修资金已经没有了预算。但我们仍然要多方努力,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二是要在抓好教学管理,深化教育改革上下功夫。要全天候实行教学管理,特别是教学常规、课堂教学的管理,向课堂要质量。把教学质量落实至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上。三是要在打造骨干老师队伍上要下功夫。要继续加强师德培训,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制度约束。要重点培育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压担子,给平台,让更多老师能在市级教学舞台脱颖而出。 |
四、下一步打算 | 学校将继续围绕市教育局工作思路,继续以“教师幸福,学生快乐,校园和谐”的办学愿景魏核心,加强常规管理,提升工作执行力,增强育人水平,全面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健康和谐发展,不断提升办学内涵,努力把我校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老师幸福的现代化优质学校。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