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桐乡市乌镇镇民合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4-10  16:12 来源: 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浏览次数: 打印



单位名称桐乡市乌镇镇民合小学法定代表人叶斌
住所  浙江省桐乡市乌镇镇民合集镇民东路368号
开办资金(万元)130.00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129.95期末数(万元)134.90
宗旨和业务范围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483733830829L举办单位桐乡市教育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桐乡市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1.始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1)全面履行党建主体责任。按照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的相关要求,我校严格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履行党建工作主体责任,明确支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职责范围。党支部书记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同时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明确支部委员对职责范围内党风廉政建设负领导责任。学校以清廉学校建设为抓手,抓实师德师风建设,利用期初、党员大会、教师大会等契机,组织召开全体教师警示教育11次,全体教师签订《师德师风责任书》《拒绝违规吃喝、酒驾醉驾责任书》《教职工师德负面清单自查表》,党支部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形势4次,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2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4月15日,局党组第三巡听旁听组现场指导我校党支部4月份专题学习。12月,专题召开“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师德专题教育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教育,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积极营造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的舆论氛围。(2)严格落实政治学习制度。学校党支部成立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理论学习中心组,每月定期开展理论学习。双周五下午晚托时间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每周二上午召开校长办公会,每月一次全体党员会议和支部委员会,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和会前一刻钟警示教育制度。同时,利用“三会一课”,集中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3月15日、4月17日和10月16日,组织全体党员收看南湖初心讲堂——红船党课。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等方式,引导全体党员在理论学习上下功夫,在舆论宣传上做文章,在争先创优上做表率。(3)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自上半年党纪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民合小学党支部积极开展学习教育实践活动。4月18日,学校召开支委会和全体党员大会,传达学习教育系统党纪学习教育工作会精神,深入解读实施方案。4月30日,再次召开党员大会的,每位党员诵读《条例》,分享感悟,每引导党员深刻认识修订《条例》重要意义。6月21日,全体党员专题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导学》专题视频课件,引导党员教师在学思践悟中引导党员严格纪律要求,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四是推进党建特色品牌建设。深化“澜溪党建”品牌建设,确定三大行动,促进党建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双向发力。围绕“党建+学习”思想政治铸魂行动,我们推进政治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围绕“党建+发展”红色基因传承行动,我们弘扬红船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浸润学生习惯养成和品德塑造;围绕“党建+服务”党员先锋暖心行动,我们做优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党员对结对困难群众开展暖心慰问,为百姓送去温暖与关爱。同时,党员教师积极参与“周六文明创建日”和互联网大会维稳安保等志愿服务工作。党建品牌创建,浓厚“红色领航、党政联动、师生共融”的党建氛围,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浸润校园文化氛围,让幸福走进每位师生的心田。“澜溪党建”品牌入选桐乡市教育系统第五批优秀党建品牌候选名单。围绕清廉学校建设,学校开展了师生清廉书画陈列展,打造了清廉“澜亭”。在教师节、新生入学等重要时间节点,宣传廉洁过节文化,推进清廉入脑入心。王静怡《咏廉诗二首》和韩金轩《廉政诗四首》等书法作品获评桐乡市首届中小学新时代清廉文化作品三等奖。2.始终围绕“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1)深化“澜溪德育”课程。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澜溪德育课程教育,弘扬红船精神,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红船旁澜溪好少年。今年以来,学校编写完成红色校本课程《澜溪少年》和《一年级新生入学手册》,学校澜溪德育在桐乡市德育主题论坛上作经验介绍。进一步做实“校长有约”品牌,邀请学生和家长代表与校长一起交流管理中的意见建议,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做深做实阅读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主题活动,4月8日,举办“人间最美四阅天,澜溪漫卷书香来”阅读节活动;5月9日,举办“以运动之名赴快乐之约”校第十六届田径运动会;5月15日,联合桐乡市青少年宫举办“澜溪梦科技梦强国梦”科技节活动;12月16日,举办民合小学第四届澜溪艺术节活动。12月9日,《南湖晚报》成长文苑专版刊登我校10位学生文章。一场场德育活动,浓厚了校园文化氛围,展示了澜溪学子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综合素养。(2)凝聚校家社共育合力。校家社共育是孩子成长的必要保障。4月9日,民合幼儿园的大班孩子走进学校,体验小学生活,为“幼小”衔接做好准备。5月31日,组织开展一年级新生入队教育和入队仪式,同时开展一年级“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一年级新生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感受一年教育的成果,同时见证孩子入队的人生重要时刻。8月30日,举办“家点精彩育见未来”一年级全体新生家长会,缓解新生及家长入学焦虑。同时,学校建立“家长课堂”,邀请名师为家庭教育把脉定向,9月24日,学校邀请嘉兴市康慈医院副主任医师沈丽丽为30多位家长代表“与孩子共成长--亲子沟通”主题讲座。11月12日晚,举办“家校共携手,未来正启航”2-6年级家长课堂活动。12月13日,学校第二届家委会完成换届工作,同时邀请家委会代表走进食堂参观交流。(3)推进“阳光同心”护航行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前提。学校始终把学生的身心发展放在教育教学的首要位置。一方面,学校设立班级心理委员,每学期由心育导师进行专业辅导,及时关注班级特殊学生的心理变化。同时,每学期开展班级、学校两级特殊学生的排摸和筛查,建立特殊学生的“一人一档”。利用期初和期末时间,学校组织教师开展家访活动,特别是走进特殊家庭、特殊孩子家庭,关注其家庭教育和身心健康发展情况。5月9日,举行“快乐运动健康身心”第16届田径运动会,让学生在运动竞技中释放压力,放松身心。另一方面,学校借助校外专家资源开展专业辅导。3月16日,我们邀请嘉兴市康慈医院睡眠医学中心郭子雷主任对全体师生作《青少年睡眠与常见心里问题与对策》的专题讲座。4月份开展主题研学活动,五年级学生走进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学校接受身体和思想的锤炼;四年级学生走进凤鸣蚕桑基地,感受江南蚕桑文化;六年级学生走进船丰浜,感受家乡传统文化的魅力。3.严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规范开展办学行为。在严格按规定组织教学的基础上,力求“减负不减质”。学校以“5+2+X”立人课程体系,以“立德”“立智”“立勇”“立美”“立义”五大育人目标,培养学生品格力、学习力、生命力、审美力和创造力,在开足开启规定课程的基础上,丰富拓展课程内容,持续做优“书拳同道、文武合一”特色课程。今年以来“船拳”登上2024年桐乡市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建设十周年成果展示活动、桐乡市中小学校班级联赛排球专场开幕式和乌镇镇香市开幕式。2024年9月,浙江教育报以《船拳强身非遗润心桐乡市乌镇镇民合小学特色课程“武”动精彩》为题专题报道船拳课程。学校英语组获评桐乡市兴趣检测团体三等奖。2024年六年级毕业检测,学校教学质量综合测评升档为“C”档。2024年桐乡市市运会综合团体总分第八名;桐乡市体育学科素养之基本运动能力监测成绩(合格率)100%,全市第三名,平均分全市第六名。竟淑然荣获跆拳道竞技小学A组46千克组别第一名;盛鑫宇获嘉兴市信息学竞赛一等奖。(2)深化教育教学研究。今年以来,学校积极开展校本研修、课堂展示等活动。一方面立足校内,以“校长约课”“青年教师展示课”“教研组开课”等行政+教研组联动形式开展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调研把脉。同时,对各学科的备课、作业批改等情况进行检查,并在全体教师大会上进行全面细致地反馈。另一方面,立足校外,借助市级名优教师资源,承办或参与市级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4月19日,承办“研”语绽芳华,聚力共成长--桐乡小语“品质课堂”活动,张志千、徐晨霞开课。4月23日,桐乡市小学数学“关联设计,推动单元整体教学结构化”市级研讨活动在民合小学举行,周滢开课。12月4日,承办桐乡市小学体育第七次名师送教暨“双营”课堂教学专题研训活动,杨建峰开课。在2024年度论文评比中,学校教师嘉兴市级获奖2人,桐乡市课题立项4项,论文获奖或发表39篇。在校本研修方面,积极开展“麦田教师”成长营主题研修活动,3月15日,举办“立足教育教研赋能教师成长”——民合小学开展2024年“麦田教师”成长营之论文撰写培训;4月30日,组织青年老师听取嘉兴市秀洲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周太平关于《撰写高质量课题成果报告》的专题讲座。5月17日,举办“规范手写强师能以身示范促引领”的规范书写培训。通过主题研修、课堂展示,引领教师学科专业发展。(3)强化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我校在传统的校内“蓝青结对”基础上,拓展校外名师资源,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上半年,我校张若瑀老师结对桐乡市名师庄丽佳老师,力求新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立足讲台,实现专业快速发展。学校积极为教师创造市级展示舞台。今年以来,钱凤群、张志千、周滢、徐铢凤等4位青年教师桐乡市级及以上开课。徐铢凤获2021届新教师评优课一等奖,张若瑀获桐乡市新教师教学技能评比二等奖,张志千、蒋洪、杨建峰等获守望杯比赛二等奖。此外,学校积极开展“双培养”机制,年内新发展预备党员1名。截止目前,支部现有党员教师12名,党员教师占比达到43%。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学校积极开展澜溪教师“双能双优”培养计划,在2023年校内跟岗锻炼的基础上,2024年提拔储备跟岗干部1名,另提拔中层正职2名。学校获评2023年度教育系统先进工会,教育系统先进妇委会等荣誉。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师资能力待补教师数量少,常需一人承担多门课程。大多教师教学方式传统,以讲授为主,缺乏互动和创新,平时也缺乏专业培训,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教师因上班路途远,条件艰苦,流失率高。2.基础设施落后校舍较为破旧,部分校舍有漏水,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学校信息化设备陈旧,需要更新。学校地处农村,周边可用于教育教学的社会资源少。3.学生管理较难农村学校有较多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家庭教育缺失,学生缺乏学习动力。部门学生家庭贫困,影响学生学习和生活。部分学生离校较远需乘坐公共交通或家中老人电动三轮车接送,有一定安全隐患。
四、下一步打算1.抓紧抓实政治理论学习。通过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引领力、政治执行力。将党员教师和广大师生的思想、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目标任务上来。2.持续优化办学条件。一方面要立足硬件设施短板,争取加大投入,逐步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以及基础设施精准提升改造、校园环境提质与结构优化,改善师生学习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要系统化谋划学校文化内涵和氛围,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文化标识。3.深化澜溪特色品牌打造。加强校园文化顶层设计,持续做优“硬笔书法”“江南船拳”课程特色和“澜溪有约”德育特色,将特色发展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培育具有澜溪烙印的新时达好少年。4.巩固深化教师队伍建设。在师德师风方面,要加强日常宣教工作,坚守育人底线。在教育教学、教学研究、课堂展示等方面,加大教师培养力度,继续做实“麦田教师”成长营计划,努力锻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现代化教师队伍。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2024年08月28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换领。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2024年度学校发展性评价教育质量奖铜奖,校园管理奖银奖,队伍建设奖银奖。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