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桐乡农业科学研究所
发布时间: 2025-04-10  15:10 来源: 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浏览次数: 打印



单位名称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桐乡农业科学研究所 法定代表人徐杰
住所  浙江省桐乡市梧桐街道复兴南路31号
开办资金(万元)1330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1330期末数(万元)1330
宗旨和业务范围负责农业科研试验、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农业科研项目的立项、申报、验收;负责农业技术推广;推进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参与制订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及其应用,开展农业防灾减灾技术服务;开展农业产业服务;推动乡村振兴农业产学研创新发展;负责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依法实施动物防疫、动物疫病控制扑灭工作,承担动物疫病的监测、检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完成市农业农村局交办的其他任务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483146869366U举办单位桐乡市农业农村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以来,桐乡农科所在嘉兴市农科院和桐乡市委市政府、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全力抓好农产品稳产保供,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1.72万亩,总产量2.79亿斤。《稻虾轮作土地流转共赢模式》荣获2024年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大赛一等奖,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石门湾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获评全省首批五星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和省级十佳农事服务中心。主要工作有以下三方面。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围绕中心,切实抓好稳产保供。1、粮油生产。一是强化工作部署,及时分解落实粮食增产保供目标任务,并列入年度考核;二是深挖种粮潜力,要求各地充分利用耕地,加强指导,应种尽种;三是强化政策保障,出台粮油产业政策,对粮油生产实施全产业链补助,稳定种粮收益。2024全年粮食生产实现“三增”,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1.72万亩、单产439.3公斤、总产13.93万吨,同比分别增0.4%、1.8%和2.1%;油菜播种面积2.62万亩,总产0.38万吨,分别完成任务的104.4%和98.6%;大豆播种面积2.17万亩,总产0.4万吨,分别完成任务的235.9%和230.9%。全面超额完成上级考核任务。2、经济作物。水果(含果用瓜)总面积4.06万亩,总产量7.72万吨,总产值5.84亿元。蔬菜总面积25.07万亩,总产量53.86万吨,总产值7.51亿元。以标准地建设项目为抓手,提升产业基地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完成建设项目4个,储备2025年项目1个,完成保障型蔬菜生产基地建设0.45万亩”。3、养殖生产。建设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项目2个,省级特色畜禽产业集聚区项目1个,华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入选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主体名单,“桐香”金乌猪肉入选“浙江十大好猪肉”。全年水产品总产量2.47万吨,同比增长3%,完成嘉兴任务。稻渔综合种养嘉兴下达稻渔任务3.1万亩,实际完成3.57万亩,超额完成嘉兴任务15.2%。二、立足本职,扎实开展试验示范。1、抓好特色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建设杭白菊、槜李、茭白种质资源圃各一个,湖羊种羊场一家,收集杭白菊种质资源品系63个、槜李优质种质资源16份、茭白种质资源218份、种羊300头。联合科研院所开展茭白品种选育,其中茭白新品种“夏至茭”选育已进入品种区试第二阶段;新增杭白菊育苗基地1个,全年累计培育扦插苗400万株,新增菊麦轮作示范应用基地4个,示范面积520余亩,在嘉兴市农科院指导下举办麦菊轮作现场观摩交流会。协同省中药研究所选育杭白菊新品种2个。由嘉兴市农科院指导的大麻长梗白菜地方品种荣获浙江省农业农村厅“2024年度浙江农业之最记录”,亩产量达5786.4公斤(新创),同时在大麻推广稻-菜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进行了长梗白菜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2、深入开展试验示范。为加快实施农业关键技术试验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在农科所三新实验基地开展试验示范项目10个。在市农科院的指导下,开展优质粳稻量质齐升技术优化与应用-晚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全市建立5个省级千亩示范片和40个市级百亩示范方,大力推广大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油菜直播轻简化栽培、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水稻两壮两高等主推技术,以点带面,辐射带动。经测产验收,桐乡市香禾粮油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的扬麦34高产示范方平均亩产达556.7公斤,创桐乡小麦亩产纪录;桐乡市河山镇绿丰水稻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浙油杂59高产示范方平均亩产达192.2公斤;晚稻生产在遭遇连续高温天气情况下,经技术培训与指导,最高单产依然达到1028.9公斤,示范方最高平均亩产955.9公斤。深入开展果蔬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引进紫小可、绿宝石等番茄新品种11个,开展品比实验;开展阳光玫瑰、妮娜皇后等葡萄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试验。示范应用水果伸缩式电动避雨棚架栽培,减少倒春寒、梅雨期等对槜李坐果和品质的影响,槜李优质果率提高15%。3、全力做好适用技术推广。通过试验总结,发布2024年桐乡市农业主导品种79个、主推机具4类、主推技术74项,推广农业科技成果38项。获得浙江省农业丰收奖2项,嘉兴市省农业丰收奖2项。三、生态优先,持续推进绿色发展。1、实施健康土壤和绿色防控行动。建设省级示范基地6家,核心示范面积2400亩,完成29个土壤污染预警监测点校核、移点,壤采样检测658个,耕地质量稳中有升成商品有机肥推广销售2.54万吨;开展配方肥推广工作,完成各类配方肥推广使用1.02万吨。发布《病虫情报》20期,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全市农作物统防统治作业面积18.83万亩,主要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52.33%;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面积20.6万亩,创建省级水稻绿色防控基地1个,经济作物绿色防控示范方2个,桐乡市级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基地10个。2、实施畜牧业绿色发展。创建省级“两化”示范场4家、达标场42家,“减抗”授标场2家,完成目标任务112.2%,在全省畜牧兽医工作会议和全省饲料兽药行业绿色发展专题培训班上我市均作典型发言。3、推进渔业绿色发展。深入开展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全力发展稻渔种养生态模式,2024年,嘉兴下达桐乡稻渔任务3.1万亩,实际完成3.57万亩,超任务15.2%。完成1268.1万尾夏花和37.55万尾冬片鱼种的放流工作,超额完成中央资金下达任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试验与生产的结合性有待提升。三新基地试验示范以测试品种性状为主,试验用设施、人工、肥料等成本明显高于实际农业生产,试验生产方式在实际生产中难以全面推广应用。(二)农科所科技成果展示馆尚未建成。农科所三新基地综合楼已建成,试验、示范已全面开展,但因科技成果展示馆尚未建成,未能更加高效地推进成果转化。
四、下一步打算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桐乡农科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嘉兴市农科院和局党委的工作部署。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走前列、作示范,不断开创产业兴旺新局面。一、以稳基增产为重点,推动“总量好”向“单产好”转变。一是健全现代化粮食生产体系。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大方针,切实发挥高标准农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的种粮属性,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粮食生产,完成粮油增产保供任务,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1.6万亩以上、总产量2.66亿斤。二是抓好畜禽稳产保供和湖羊产业提升。落实生猪产能调控方案,稳定核心产能,积极对接空栏猪场的出租、出售和复养,加快恢复产能。加快推进第三期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项目暨湖羊产品深加工项目落地实施,加强“桐乡湖羊”种质保护和品牌打造,推动“前店+基地”的羊肉订单合作模式做大做深。二、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动“单产好”向“效益好”转变。一是全力抓好三新技术试验示范。以嘉兴市农科院为依托,全力做好桐乡农科所石门三新实验基地试验示范,将其打造成为展示我市乃至全省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重要平台。推进省级机插秧试点工作,逐步完善“3+7+N”农事服务体系,全力打造河山、高桥两个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和屠甸镇区域性农事服务中心。完成对田保姆应用的迭代升级和信创改造。二是积极开展粮食绿色高产创建。实施“千万”工程,即创建粮食生产千亩示范方、万亩示范片;创新服务方式,以“田保姆”服务中心为平台,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和职业农民;持续推进粮油产业“机器换人”,提升生产效率,助力“双强行动”;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加大粮油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提高技术到位率。三是积极探索培育新型种养模式。以“放心菜、精品果”为目标,在绿色生产、循环农业、标准技术上下功夫,探索、总结、推进大麻长梗白菜-水稻、乌镇董家茭白-水稻、崇福都市型蔬菜设施生产,阳光玫瑰葡萄春季早熟促成栽培、檇李设施精品化栽培等新技术新模式,达到节本增效,农民增收。推进菊麦、稻渔、稻鳖、稻菜等综合种养模式,确保推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3.5万亩。三、以生态和谐为根本,推动“效益好”向“环境好”转变。一是切实做好化肥农药减量。制定“桐乡市耕地质量建设与发展保护专项规划”,对我市耕地质量保护等工作进行中长期规划;深入实施桐乡市健康土壤行动,加强商品有机肥和配方肥推广,持续开展健康土壤示范基地培育。做好病虫草鼠害监测预警工作。加强田间调查,准确发布病虫情报,重点关注二化螟、“两迁”害虫等病虫害发生情况,组织各镇抓好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继续做好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急农药储备、农药减量等工作,融合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考核指标。二是加快推进畜牧业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省级“两化”示范场、达标场创建,积极推广“生猪-发酵沼液-蔬菜”种养循环模式,完善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配套设施,抓好粪污资源化利用,构建畜牧业种养循环、绿色发展的良好格局,确保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以上。三是扎实推进水产健康养殖。深入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推进水产园区生态化改造,积极创建省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2024年7月18日,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桐乡农业科学研究所法定代表人变更。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