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文化强市,桐乡这样建
|
||||||||
|
||||||||
| ||||||||
在江南烟雨的晕染中,桐乡以丝绸般柔韧的文化肌理,织就了一幅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锦绣画卷。 新时代的桐乡,以“风雅”为笔,以创新为墨,将文化基因转为内生动力,让思想之光引领城市发展。从桐乡入选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到乌镇世界互联网科技馆获评全国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十佳案例;从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接受“终考”,到公民道德建设、文化传承保护、乡村旅游、社科工作等多项经验做法获全省关注…… 近年来,桐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以守正创新的姿态,书写着“风雅之城”的当代叙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深沉而持久的文化力量。 一项行动 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部署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20周年、提出“红船精神”20周年。如何传承“风雅桐乡”的历史文脉,让城市持续焕发蓬勃生命力,形成“我为桐乡作贡献”的良好风尚? 日前,在桐乡召开的2025年市委综合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关于持续擦亮“风雅桐乡”金名片 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深化“循迹溯源”研究、擦亮“桐文达理”学习宣讲品牌、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方案》以“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为突破,大力倡导“六干争先暨我为桐乡作贡献”,围绕打造“5个新高地”的县域窗口,明确16项重点任务,并梳理形成互联网文化集聚区建设、大运河保护监管一件事、微短剧短视频产业发展等一批重点项目清单,明确重点举措和责任单位,强力推动高水平文化强市建设。 力争到2027年,全域特色文化传承取得明显进展,文化事业产业繁荣发展取得重大突破,软硬实力齐驱、形神兼备的文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2030年、2035年的总体目标也一一明晰。 一项行动方案,就是一声奋进号角。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无疑是深化文化建设“八项工程”的桐乡实践,也是聚焦“外争资源、内增活力”,树立“我为桐乡作贡献”鲜明导向的有力举措。 一个品牌 让主流声音直抵人心 “我们有行业首创的数码强地板,还有用废弃瓶片料生产的产品。”在浙江晶通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2名理论宣讲团宣讲员讲述着晶通新材料的创新故事。而把讲堂搬到企业,是我市持续打响“桐乡青年名嘴”理论宣讲品牌的举措之一。 用“新”的话语、“活”的讲述、“潮”的传播,桐乡不遗余力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名嘴宣讲”工程,组建“桐乡名嘴”“桐乡青年名嘴”两大理论宣讲团,还构建“桐乡青年·爱学习”联盟,“桐文达理”青年学习品牌获评嘉兴市青年学习品牌,全年“桐乡名嘴面对面”巡回宣讲300余场次,主流声音直抵人心。 理论学习走深,社科研究走实。桐乡深化浙西文化研究,编纂出版《朱子学与明清嘉兴望族及其家风家训研究》等专著,举办“浙西文化在嘉兴—浙西之学与江南儒学”学术交流活动,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3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0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桐乡,共同解码浙西文化嘉兴基因。 以丝绸为经、文化为纬,“濮川印象”社科之家获评第四批省级社科之家,桐乡的社科工作经验还在全省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一个产业 打造文化发展新业态 一座城市的张力,在文化浸润,更在产业发展。风雅桐乡的文化产业,活力迸发。 桐乡牵手B站,碰撞出了别样精彩的火花。去年11月,桐乡市政府与B站签署了一系列项目合作协议,涉及文旅、影视、游戏等多个方面。 围绕微短剧基地建设,对接微短剧、短视频等行业头部企业进行招商洽谈,招引哔哩哔哩、蘑菇影业、北京取经人影业等企业入驻。2024年共招引文化产业项目39个,实到资金39.6亿元,同比增长162.2%。累计完成文化产业投资49亿元,同比增长9.9%。 春日的茅盾纪念馆,一棵特别的“数字树”,闪烁着许多小小的“光圈”。用手指点开,里面清晰记录着茅盾不同人生阶段的事件介绍、朋友圈和数据洞见。 这是全国首个基于AIGC和大数据打造的名人文化数字树,更是文化数字化战略在桐乡的创新性实践。不只是茅盾纪念馆,乌镇世界互联网科技馆、桐乡市博物馆、丰子恺纪念馆、木心美术馆、桐乡市图书馆等各文博场馆,都通过数字技术成果打造出具有吸引力的数字文化场景。 全力承接数字产业政策红利,桐乡推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乌镇、濮院打造游戏动漫文旅融合业态,通过B站动漫板块珞定文化公司入驻、腾讯电竞赛事的落地举办等,招引动漫制作、游戏竞技等企业来桐发展,正逐步打造出具有桐乡辨识度的文化产业发展新业态。 一股势能 彰显风雅桐乡独特魅力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风雅桐乡的文化符号,得以更全面、立体、多彩地呈现在国际友人眼中。 日前,在崇福农创园沸腾的烟火气中,外国友人翻炒春笋、咸肉、豌豆等食材,体验烧野火饭的乐趣。除了领略美丽乡村风光,桐乡还欢迎大家探寻地方特色文化,感受这座现代与传统并存的魅力之城,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目光,“让世界聆听桐乡”国际传播品牌,得以持续擦亮。 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永久举办地,桐乡还深化融媒改革。开发数字化管理平台,新媒体全平台创新拓展,探索使用AI技术,形成“一核多驱”新媒体传播矩阵。 “此时此刻窗外在下雨,给江南水乡带来了更多文学的美。此次获奖,我觉得是茅盾先生对我文学创作的一种激励。”第五届茅盾新人奖颁奖典礼在桐乡举行,接过奖杯的第五届茅盾新人奖获奖者胡竹峰的获奖感言,至今仍令人动容。 桐乡文脉广、名人多,名人文化品牌持续擦亮。第六届“伯鸿书香奖”颁奖典礼、第七届“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暨第五届“徐肖冰杯”中国大学生双年展开幕、“琴心剑胆谱千秋”——张琴秋诞辰120周年主题活动……一系列名人文化活动,尽显风雅桐乡的独特魅力。 聚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桐乡的丰子恺艺术中心建设项目顺利推进,濮院古桥群、万年桥等23项修缮工程也在有序推进中。 一城暖意 文明新风吹遍广袤大地 走进屠甸镇荣星村,2片八人制足球场和1片风雨足球场引人关注,一旁还有一个如同玻璃盒子的建筑,顶部有足球装饰,这就是荣星村的网红“足球公园”。依托“乡村游+足球IP”,荣星村探索形成“三治融合”创新载体。而这,也是桐乡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缩影。 去年,全省公民道德建设推进会在桐乡召开,桐乡用5个具有典型性和辨识度的场景,生动展现了我市在公民道德建设上的做法和成效。共享婚宴“瘦身”菜单、火爆全网的“最美托举”、“三治积分”奖励券等亮点,备受关注。 文明新风,桐乡吹得正劲。“先锋骑手”沈未沪怀抱煤气瓶冲出火场,守护了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个体套口工黄世勇纵身跳入河中,救起落水男孩;七旬老人李雪芬悉心照料瘫痪妹妹50余年,一路相伴感动无数人……一城暖意,涵养着桐乡最美的城市气质。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去年以来,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接受“终考”,并项目化、机制化推进文化特派员工作,打响蚕桑文化研学、“城西戏剧村”等品牌,创新实施“好人之家”运作体系,搭建“1+11+X”全域运作体系。 文化如水,思想如光。站在新起点上,桐乡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蓬勃的创新活力,努力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全力形成“我为桐乡作贡献”的良好风尚。 当“风雅”成为这座城市最鲜明的标识,更多具有桐乡辨识度和全国、全省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还将不断涌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