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这2个工作室获省级认定
|
||||||||
|
||||||||
| ||||||||
日前,省经信厅公布了2024年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工作室名单,全省共54家。我市的哀警卫蓝染技艺省级传承创新工作室和单秀梅绣塑布偶省级传承创新工作室入选。 设计、绘制、镂刻、上浆、染色、去浆、清洗、晾晒……“中华老字号”丰同裕染坊的院落内,一批蓝印花布高高挂起,秀美的图案让人眼前一亮。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非遗传承人哀警卫,不仅成功恢复了这一古老技艺,还引领其创新发展。单就琢磨蓝色,已几乎是做到了极致。从墨蓝到淡淡一抹蓝,哀警卫花费多年时间,研发植物靛蓝染色108个色阶,制作设计的色谱得到业界的广泛赞誉。 一块布,究竟能有多少种展现形式?在哀警卫工作室团队的手中,服装、配饰、箱包、围巾、方巾、文具等,都融入了蓝印花布的元素,成为年轻化的实用布艺品,颇受市场欢迎。而哀警卫所创作的《秋山图》《行云山居图》《曙光》等作品,被浙江省博物馆、中国木雕博物馆等场馆收藏。 “市场永远是年轻人的。”在哀警卫看来,蓝印花布的传承与创新不仅依赖于匠心独具的工艺,更离不开一支充满活力、专业化的团队。目前,其创新工作室的人才队伍,已壮大至38人。 桐乡人有自己的“芭比娃娃”,娃娃名叫绣塑布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单秀梅从新疆来桐乡6年时间,创作的一系列绣塑布偶,摆满了工作室,其中就有不少是接地气的“桐乡娃”。 《江南茶馆》是单秀梅来桐乡创作的第一个作品。洲泉镇马鸣村的老茶馆、石门农贸市场旁的茶馆、乌镇古镇里的茶馆……为了观察喝茶人最真实的状态,她走遍了桐乡各地大大小小的茶馆。 《江南茶馆》作品中古旧的木质长条凳、方桌、火炉、老茶壶、塑料保温瓶,以及挂在暗色墙上的竹编小筐,都艺术地再现了当年的场景。整个作品涉及6组,有多达50个人物,每一组都是江南茶馆中的一帧温情特写。 习惯乘坐公交车前往工作室创作的单秀梅,还以《公交车》为主题,创作了一组极具烟火气的绣塑布偶。“放学时,有的学生就在公交车上做作业,还有的在打盹。各种动态,都很吸引我。”单秀梅透露,目前,她正在创作古镇主题的绣塑布偶作品。 传承创新工作室是指由某一历史经典产业(领域)技能拔尖、技艺精湛并具有较强创新创造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高技能人才主持建设的专业工作室,具体分为工艺美术类和生产技艺类。此次我市入选的两个工作室,均为工艺美术类。 记者从市经信局时尚产业促进中心了解到,接下来,我市还将进一步积极开展历史经典产业文化资源挖掘与保护工作,加强传统工艺技艺传承创新,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梯次发展,不断扩大历史经典产业社会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