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要闻动态 > 镇街动态
特别的母亲节浪漫!乌镇用环保行动书写绿色告白
发布时间: 2025-05-12  16:16 来源: 乌镇镇 浏览次数: 打印



当母亲节遇上环保行动,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这个五月,乌镇镇的村(社区)纷纷开展特色主题活动,将对母亲的感恩之情与环保理念的宣传深度融合,为节日增添了别样色彩。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感恩母亲、关爱母亲的良好氛围,同时为进一步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正福村开展“可回收物‘换’鲜花,母亲节绿色同行”主题活动。

参加活动的母亲们带来了家中废弃的饮料瓶、快递盒等可回收物,现场换取了母亲节鲜花。在贴画活动中,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大家充分发挥创造力,经过精心构思与剪贴,将一朵朵鲜花精心搭配、修剪、贴制,创作出独一无二的贴画作品。

在制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详细地为村民们讲解垃圾分类知识,让她们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倡导居家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鼓励居民在家庭源头持续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活动过后也产生了不少垃圾,最后,工作人员引导大家将活动现场剪下来的花材废料等材料进行一一分类,耐心讲解了产生的废弃垃圾应该如何分类投放。

以花之名,感恩母亲,活动让母亲们在忙碌的生活中给自己送上一束美丽的鲜花,让大家在创造美、感受美、享受美的过程中感悟快乐生活、幸福生活、绿色生活的意义!

民合村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环保创意活动。20余位银发母亲齐聚一堂,以“过期口罩变花篮”为主题,用巧手诠释环保理念。

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老人们将过期口罩进行消毒处理后,通过剪裁、折叠等工艺,将其变身为精美的布艺花朵。有着“巧手达人”之称的吴阿姨现场示范:“蓝色医用口罩适合制作绣球花,将粉色无纺布层叠处理,就能做出逼真的康乃馨。”老人们在创作中既重温了传统手工技艺,又体验了环保艺术的魅力。

73岁的张妈妈一边创作一边感慨:“这些平时要丢弃的口罩,经过巧手改造竟成了母亲节礼物。”值得一提的是,活动还穿插了环保知识互动环节,通过实物展示讲解口罩材料的降解周期,深化了老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

活动尾声,工作人员为“妈妈们”送上精心熬制的银耳羹。在温馨的茶话会上,大家自发组成“银发送暖小分队”,5人一组为村里8位独居老人送去亲手制作的口罩花篮和银耳羹。

在母亲节到来之际,彭家村以爱与环保之名组织村民开展环保袋涂鸦活动,创意与温情碰撞之中,也有效提高了村民的环保意识。

活动现场,环保志愿者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为村民讲解了环保知识,如塑料袋对环境的危害、环保袋的优势和使用方法等。在互动问答环节,村民积极参与,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

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村民自由发挥创意,在环保袋上进行涂色彩绘,让一个个原本单调的袋子,化身成了美观、实用的环保袋。

“这些亲手绘制的环保袋既美观又耐用,买菜购物时带上它,既能减少塑料袋使用,又能为环保出一份力!” 活动中,工作人员不忘呼吁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环保袋,践行绿色环保理念。

新翁村精心筹备“垃圾分类+手工花艺”主题活动,以趣味互动与实践体验,让垃圾分类知识“活”起来,让绿色生活理念“传”下去。

活动开场,村工作人员担任“分类讲师”,为村民们带来垃圾分类知识课堂,仔细讲解了各类垃圾的划分标准与投放要求。为强化学习效果,现场还穿插垃圾分类趣味问答,村民们踊跃抢答,在激烈角逐中进一步巩固了知识。

在模拟投放实践环节,村民们分组参与,根据所学知识将写有各类垃圾名称的卡片投入对应垃圾桶。过程中,志愿者在一旁耐心指导,及时纠正错误投放行为,并详细解释原因。通过反复实践,村民们对垃圾分类的操作流程愈发熟练,分类准确率显著提升。

在创意手工花制作环节,工作人员指导村民们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将废弃纸张变成娇艳的花朵。这些手工花不仅是母亲节的温馨礼物,更是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理念的生动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