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要闻动态 > 本地动态
“链主”带头,上下游协同
桐乡建起“30分钟本土采购圈”
发布时间: 2025-05-14  08:57 来源: 融合编辑部 浏览次数: 打印



近日一大早,位于桐乡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的振石股份新材料产业园仓库门口,一辆辆重型卡车已经排起长龙,等待产品装货。每天进出货车超百辆,这个全球玻纤使用量最大的产业园,产品订单和交付量正持续攀升。

“从原料到成品行业平均交付周期为2周,但我们控制在了1周内,直接压缩了50%,用‘桐乡速度’再次定义了交付标准。”振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实现一周极速交付,得益于这里建起的“30分钟本土采购圈”。

刚下产线的玻纤原材料,10分钟后即可抵达编织车间。产品下线包装所需的托盘、纸管等辅料也来自本地企业,就连产线上24小时不停工的机器,其五金零部件不少也是“桐乡造”。

作为风电复合材料链主企业,这些年振石通过技术主导、资源整合与本地化协同,深度融合本地化供应链网络,带动区域内上下游企业形成了“半小时产业圈”。

目前,振石超90%以上的原材料采购自桐乡本地,本土供应商数量已超100家。而得益于桐乡完整的新材料产业生态,企业已形成了本地配套企业集群,涵盖原辅料、包材、加工件、五金等上下游各环节。

“‘家门口’协同下,我们能够根据订单情况实时调度产能、库存和物流。”该负责人说。于振石而言,快速响应与交付能力嵌入了供应链核心,不仅为企业抢占市场提供了战略支点,更提升了新材料产业链的韧性。

今年以来,振石的产业“景气度”直接拉满,风电基材全球市场占有率超三分之一,订单更是排到了年底。

“此前,单台机器可能每周还有‘休息日’,现在园内所有产线都拉起来了,一周7天,24小时不停工,产能较年初增长超50%。”该负责人指着刚出货的产品说,这是供给国内某头部企业的,即将应用在110米陆上风力叶片上。

不仅如此,振石还将产业链延伸到了绗缝环节,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

此前,千余片织物都需要客户自行绗缝后再铺设至叶片模具内,工程浩大。现在,振石依靠“数字绗缝导航网”,不仅将绗缝环节误差控制在1厘米,同时大大减轻了下道工序的工作量。而下游风力叶片制造商拿到产品后,只需像拼图一样按照序号铺在指定位置即可。

眼下,振石西班牙工厂实现产品交付,振石印尼镍铁工厂产线火力全开……作为链主企业,振石选择以桐乡为原点,链上发力,拥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