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要闻动态 > 今日头条
桐乡,获评全国文明城市!
发布时间: 2025-05-23  15:52 来源: 融合编辑部 浏览次数: 打印



5月23日上午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召开

市委书记王坚代表桐乡参加大会

并捧回“全国文明城市”奖牌

这意味着,桐乡首创首成

正式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桐乡成功摘夺“全国文明城市”桂冠,这既是对我市文明进步的肯定,也是对桐乡未来发展的期许。

从小区到社区,从城市到乡村,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次次善举到一场场文明实践……无不凝结了全体桐乡人的智慧、心血和汗水!

生活细微处,充盈“民生温度”

“希望这次改造,能增加公共充电桩。”“进出的道路再拓宽一些。”前几日,梧桐街道友联小区的居民得知小区改造的消息,纷纷建言献策。

今年,梧桐街道启动众合、栅口、友联、魏家门4个农民安置小区的综合改造工作。调整、优化后的设计图已在小区公示,不少居民的意愿最终都在设计图上得到了呈现。

“三型代表”议事会

让居民住得安心、生活舒心,是桐乡城市品质提升的核心要义。桐乡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过程中,不仅做好雨污分流、道路“白改黑”和基础设施完善,还按照小区居民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增强“居者优其屋”的幸福感。

桐乡人的家门口,变化又岂止这一处?每到饭点,60多岁的张阿姨会准时来到杨家门未来社区食堂。挑选好自己爱吃的菜式,她熟练地在智慧助餐一体机上“刷脸”,餐费就付好了。符合桐乡惠老助餐资格的她,一盘炒青菜加一盘红烧鱼块,只花了10元。

自2022年以来,桐乡开始重点打造老年食堂。而为了迎合全龄化就餐需要,桐乡探索综合型惠老助餐经营新模式——未来社区食堂,主打老少皆宜。

未来社区食堂

在桐乡,有焕新的老旧小区、实惠的全龄食堂,也有新增的口袋公园、丰富的文体设施……这些年,桐乡把“民生温度”充盈到桐乡人的生活细微处,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群众关心处,植入“数智芯片”

当车辆接近路口时,LED显示屏就会显示到下一路口的通行时间。出现堵车、空驶、流量不均等问题,系统会自动调整红绿灯时长。

去年11月,作为全息数字道路的桐乡互联网大道正式通车。而无忧出行的理念,还体现在智慧停车等多个应用场景中。

互联网大道

桐乡建成嘉兴地区首个小城市级智慧停车管理平台,通过植入“文明芯片”,为市民提供“停车地图”“停车引导”等服务。另外,我市还完成了智慧化改造停车泊位6000余个,切实解决停车难题。

承接互联网发展东风,桐乡积极以“智”促治。在全国各县(市、区)中率先与支付宝对接,推出生活垃圾智能回收平台——“桐拾袋”,满足居民实际需求。

就在上个月,桐乡首个数字赋能的竖直压缩工艺固废转运综合体,正式投入运行。这个“大胃王”一天能“吃”掉370吨垃圾,还能实现自动派位和全程智控。

智慧环卫调度大厅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紧密关联群众日常生活。群众关心处,就是治理关键处。如今的桐乡,已将互联网基因深度融入城市治理,让“互联网+”把城市的文明底色擦得更亮,构建出一个更加智能、高效、和谐的城市治理新范式。

平凡生活里,放大“好人效应”

4月2日早上,一架跨国航班在杭州降落。航班上,载着刚从缅甸曼德勒参与抢险救援归来的中国公羊救援队。桐乡籍生命搜索专家管东伟就在其中。

管东伟(右三)

缅甸地震后,他远赴当地参与救援。从7楼天花板向下破拆,用7个多小时,终于救出了幸存者。一个困在废墟下52小时的孩子,最终获救。经过数日努力,他和其他队员克服40℃的高温环境,一共救出5人。

桐乡是一座典型辈出的好人之城。徒手接住坠楼女童的沈东和陆晓婷,半夜开“火车”救火的程腾峰,“爱心妈妈”陈亚红长期资助山区贫困女孩,七旬老人李雪芬几十年如一日守护“没有血缘的亲人”……

沈东、陆晓婷获评第八届浙江省道德模范

近年来,桐乡厚植文明土壤,“好人现象”频出,既有惊天动地的义举,也有平凡生活的微光。这些身边的好人,因真实可感而最是直抵人心。“在这里,做好事不是‘新闻’,而是日常。”已经成为桐乡人的共识。

目前我市有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中国好人”13人,省级道德模范5人,累计获评各级道德模范、好人580余人。 

治理关键处,筑起“精神高地”

当乡村邂逅艺术,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走进梧桐街道城西村,“城西有好戏”十分显眼。“春生,我等你回来!”一场好戏《爱在这个城市》正在上演。

城西村文化礼堂

舞台下座无虚席,大家跟着剧情发展,时而偷偷抹泪,时而捧腹大笑。

这是桐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切面。这些年,桐乡不断推进农村文化礼堂改造提升,并注重开展文化礼堂社会化运作。

城西村文化礼堂的特色戏剧体验火爆乡村,荣星村“村超”欧洲杯燃爆全网,社会化运作团队乌青剧社相声《我要上村晚》斩获殊荣,“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村跑”“村K”深入人心。通过阵地建设和特色IP打造,桐乡持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荣星村“村超”欧洲杯

桐乡作为“三治融合”发源地,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已经形成了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自治、法治、德治被写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

德治春风化雨,绘就和美画卷。去年,全省公民道德建设推进会在我市召开,三治积分奖励券等桐乡实践,引发了全省关注。

刚刚上新的开发区(高桥街道)越丰村文化礼堂,巧妙设置了德治站、法治站和自治站三节“车厢”。“高桥糕”还串联起与“德治”相关的崇学奖、移风易俗、最美家庭等。

越丰村文化礼堂

社会治理的关键处,筑起精神文明的高地。桐乡以评立德、以文养德、以规促德,探索形成了道德实践与基层治理的良性互动新模式。 

乡风民俗里,绽放“文明之花”

宴请亲友四邻来吃上梁酒,最醒目的位置,是一张“瘦身菜单”。梧桐街道民安村的这一做法,在桐乡并不鲜见。

在洲泉镇众安村,村民结婚没有豪华婚车,没有宏大的婚庆场面,婚宴菜单也参考村里提供的移风易俗菜单,从28个菜减至22个菜。

移风易俗家宴十碗

近年来,桐乡推出“移四风、树六礼”“桐十条”“移风易俗共富基金”等举措,逐步形成了全域开展、全民参与的长效机制。同时,全市各地将宴席简办等文明风尚写入村规民约,让文明的种子在村民心中扎根。

自2022年以来,全市累计参加节俭办酒农户3700余户,宴席平均菜价下降40%,节省费用9600余万元。移风易俗相关工作入选全国公民道德建设首批典型案例、第五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为民办实事项目等。

弘扬文明新风,“文明之花”在桐乡遍地绽放。桐乡名人丰子恺先生“正直为人、认真做事、宽厚待人”的家风家训,是传承至今的典范。“子恺家风好传承”项目还获得了“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称号。

石门子恺漫画融入生态文明

此次桐乡获评全国文明城市之际,洲泉镇东田村、石门镇墅丰村获评了全国文明村,国网桐乡市供电公司、桐乡市税务局获评了全国文明单位。随着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家庭的不断涌现,桐乡大地繁花竞放。

全国文明城市,这份殊荣属于每一位桐乡人。

从民生温度到数智治理,从好人频出到乡风文明,桐乡上下以点滴实践,生动诠释着“文明”的深刻内涵。

城市文明建设,没有休止符。

站在新的起点,

让我们继续携手同行

书写“我为桐乡作贡献”的

文明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