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要闻动态 > 本地动态
开嘉兴全市印染行业排污权跨区域交易先例
为桐乡高质量发展贡献环保力量
发布时间: 2025-05-09  08:32 来源: 融合编辑部 浏览次数: 打印



近日,桐乡在推动产业项目发展进程中迎来重大突破——年产10000吨高档羊毛散纤维、毛条及纱线染色智能化生产线项目,成功跨越排污权指标这一“拦路虎”,项目落地驶入“快车道”。

而这一突破性进展的背后,离不开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桐乡分局上下的通力合作。

“这是嘉兴市首例印染行业排污权跨区域交易的案例,非常不容易!”该局综合规划与生态科科长黄小华,也是该项目排污权跨区域交易的科室负责人,他表示,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排污权指标的获取是关键一环。然而,由于桐乡市印染行业指标没有富余,无法满足项目需求。

“通过前期走访,我们了解到秀洲区这两年腾退了很多印染企业,他们应该有富余的排污权指标。”黄小华说。棘手的是,虽然桐乡是排污权跨地区交易的省级试点,此前也完成了30余笔排污权跨区域交易,但此前嘉兴全市从未有过印染行业排污权跨区域交易的先例。

黄小华第一时间联系了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多次当面沟通汇报,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经过半个月的不懈努力,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最终同意印染行业指标“大市不新增,县市可调剂”,为项目落地打开了政策“窗口”。

有了政策支持,黄小华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指标的寻找工作中。他化身“信息猎手”,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发布交易指标需求,四处奔走、多方联系。经过一番努力,成功促成项目与秀洲区某印染企业的跨区域交易,获取了宝贵的排污权指标。

在黄小华为实现排污权跨区域交易全力以赴的同时,作为该项目环评审批的科室负责人,环评与排放科科长朱轶锋也在为项目的顺利审批而日夜奔波。

“这次印染行业的排污权跨区域交易,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朱轶锋说。为了确保项目在政策层面不走歪路,全力打通项目审批中的难点堵点,他化身政策“解读员”,第一时间深入企业开展超前服务。从排污权跨区域交易的政策依据到具体操作流程,从可能遇到的风险到潜在的发展机遇,他都一一剖析,让企业“心中有数”。

为最大程度缩短审批时间,朱轶锋积极搭建审批“绿色通道”,构建起多级联动的工作机制。横向方面,与秀洲区相关部门紧密沟通协作,打破跨区域交易审批的政策壁垒,让信息在两地间高效流通,审批流程得以简化;纵向层面,与嘉兴市生态环境局进行多轮沟通汇报,提前介入环评预审环节,严格把关每一个细节。

在朱轶锋的积极协调下,嘉兴市生态环境局第一时间召开评审会议,省评估中心也迅速审查复核。今年3月底,企业顺利通过了扩建项目的环评评审,为项目早日开工投产赢得了宝贵时间。

如今,年产10000吨高档羊毛散纤维、毛条及纱线染色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即将落地。这也意味着,在黄小华和朱轶锋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嘉兴市首起印染行业排污权跨区域交易顺利实施,为后续同类项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桐乡的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桐乡分局局长姚伟平表示,服务无止境,接下来,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在具体实践中完善排污权跨区域交易机制,为全省乃至长三角排污权跨区域交易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桐乡高质量发展贡献环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