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要闻动态 > 本地动态
创新“执法监管+智慧停车+惠民服务”停车治理模式
桐乡“智”解“停车难”
发布时间: 2025-07-04  08:22 来源: 融合编辑部 浏览次数: 打印



停车监管平台。

“桐易停”公众号界面。

共享停车点。

公共停车场。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城市交通资源配置压力不断加大。“停车难、管理乱”成为城市精细化治理的顽疾。桐乡市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停车问题,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从数字基座、智慧应用、智慧设施等方面入手,综合利用大数据、物联网、GPS等前沿技术,全面推进停车服务改革措施,成功探索出“执法监管+智慧停车+惠民服务”停车治理新模式,实现对不同性质、规模、区域的公共停车场(库)的智慧化管理,有效提升了停车资源利用率和城市运行效率。

加速信息互通互联,升级停车出行服务

“现在找车位方便多了,只需打开‘桐易停’微信公众号,点击‘停车地图’中的‘查找车位’,全市所有已接入系统的停车场信息便一目了然,空闲停车位也能轻松找到。”

近年来,为破解城市停车资源的“信息孤岛”难题,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搭建了城市停车信息统一平台——桐乡市智慧停车监管平台。桐乡市智慧停车监管平台的运用,实现了全市停车资源与数据的统一管理和深度汇总分析。该平台不仅可以实时监测停车场内的整体停放情况,还能精准分析车流高峰时段和路线,为优化城市基础数据提供有力支持。目前,该平台已接入涵盖机关单位、公园景区、医院学校等在内的360余个停车场点位,停车泊位接入总数超8万个,极大地便利了城市交通管理与市民出行。

与此同时,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不断优化“桐易停”微信公众号功能,为市民提供高效精准的“停车地图”和“停车引导”服务。目前,“桐易停”关注用户已突破34万人,后台客服每月平均处理咨询950条,解决问题400余起,为市民的停车出行提供了有力支持与坚实保障。

优化资源高效配置,推行无感支付体验

“在‘桐易停’微信公众号里完成车主认证,不仅能实时接收车辆的进出场信息,还能获取最新的收费公告。”“相比以前,现在的停车缴费方式更加多样,缴费还有折扣,越来越实惠了!”

前期,为满足市民停车需求、提高车位周转率,我市通过在主城区实施收费和限时管理措施,在保留大量免费道路公共停车位的同时还显著提升了停车资源配置效率。自收费政策实施以来,主城区公共车位平均周转率从2辆/个提高至10辆/个,相当于增加了170个中型公共停车场(3万个泊位)。此外,享受半小时免费停车的车辆占比达55%,有效促进了车辆“短停快走”,进一步缓解了停车压力。

2024年6月,我市正式上线了道路停车ETC助缴系统,创新性地将智慧停车与ETC无感支付相结合,为市民带来更智能、高效的出行体验。截至目前,主城区已启用19个ETC助缴感应区域。今年4月1日起,桐乡智慧停车服务有限公司还联合嘉兴市民卡公司,围绕提供支付优惠和优化用户体验,创新推出了嘉兴市民卡支付渠道。目前,桐乡市广泛实施新能源车停车、ETC支付以及嘉兴市民卡支付的8折优惠政策。

创新惠民服务举措,提升停车幸福指数

“以前我每天下班后,为了找车位,总要在小区附近兜好几圈,费时又费力。现在好了,我家附近的机关单位给我们提供了免费停车位,再也不用为找车位烦恼了。”家住市区世纪花园的张先生说。

今年以来,为落实2025年嘉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中“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机关事业单位错时共享车位1万个以上”的工作要求,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全力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资源的摸排与整合工作,成功实现了全市2905个错时共享车位的全线开放。市区近40个“开转封”小区也积极响应,主动开放了5200多个内部停车位用于共享,有效缓解了不同时间段的停车压力。在保障车位高效周转的基础上,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还创新推出了道路停车包月服务机制,在43个条件成熟的路段上设置了747个包月名额,进一步满足市民多样化的停车需求。

此外,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还配合市人社局推出了“人才码”停车优惠服务,2024年共发放人才码优惠券52万余张,抵扣停车费用145万余元。同时,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积极与商业银行对接,推出“商户码”功能并开展充值缴费享8折的活动,让车主真正享受到“真金白银”的优惠。

“停车难”这一看似琐碎的问题,实则关乎每位市民的日常生活。桐乡市通过一系列便民惠民举措,切实提升了市民在出行停车方面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将继续强化停车设施建设管理,深挖停车资源,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联动,共同推出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的城市停车服务,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服务群众出行。

市区桂祺路划停车位。

市区兴安路安装收费停车位泊位铭牌。

道路智慧停车收费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