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要闻动态 > 本地动态
“青”力助农,大学生返乡当起“新农人”
发布时间: 2025-07-30  08:39 来源: 融合编辑部 浏览次数: 打印




返乡青年在现场学习种植方法。

在河山镇庙头村的共富大棚里,丝瓜正绿油油地生长着,一片生机勃勃。在一旁忙着做病虫害处理的,却是个年轻面孔,动作熟练又利落。

年轻人名叫董忠伟,河山本地人,是一名去年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园艺技术专业毕业的他,大学毕业后就回到了家乡,扎根田间地头,从事种植、育苗、防虫害等工作。

“现在村里的蔬菜大棚建得越来越好,各种硬件设施也很不错。”董忠伟笑着说,“青年入乡实践站还为我们提供到宁波、平湖、嘉兴等地参加培训的机会,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然后把科学的种植方法教给村里的农户。”

如今,庙头村的蔬菜大棚“含青量”越来越高。村庄正以“田园风情浓郁的乐业型未来乡村”为定位,精心打造“蔬菜+文化+旅游”特色产业模式。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发展蓝图中,青年人才无疑是那颗不可或缺的“宝藏明珠”。

为了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投入乡村怀抱,庙头村建立起“青年入乡实践站点”。 结合庙头村蔬菜基地、田园共富综合体等,站点提供农业技术、电商运营、文化宣传等多元化岗位,并组织农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定期提供技术指导,实现青年与乡村产业的深度融合。

此外,实践站点还提供就业指导与创业孵化服务。不仅为入乡青年提供职业规划、简历优化、面试技巧等服务,还为有创业意愿的青年开展创业孵化支持,包括创业培训、项目对接、资金扶持等。

除了毕业返乡的青年人才,这个夏天,还有6名在校大学生,正在村里的实践岗位上,协助农产品电商平台运营,开展品牌推广、客户服务等工作。

“庙头村‘青年入乡实践站点’的建立,是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庙头村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为入乡青年做好全程化、一站式服务,实现青年与农户的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帮助青年在乡村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激活乡村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