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五措并举”扎实推进第四次农业普查国家专项试点工作
|
||||||||
|
||||||||
| ||||||||
自启动第四次农业普查国家专项试点工作以来,桐乡市统计局紧扣“精准施策、高效推进”原则,构建“统筹谋划—资源整合—落地实施”全链条工作体系,通过五项举措有序推进前期准备工作,为普查正式开展筑牢基础。 一、精绘普查区域图,夯实空间数据基础 采用“先飞后核”模式开展遥感绘图工作,委托第三方飞测,以七人普、五经普数据划分普查小区,精准标注地块。组织镇、村召开核实会议,全面核对建筑物信息,编制建筑物编码,排查遗漏地块,建立“以房找人、以地查户”关联数据库,确保普查区域“边界清晰、不重不漏”。最终印制高清晰度地图,实现县、镇、村三级数据实时共享。 二、严选普查“两员”队伍,强化人力保障支撑 按照“普查指导员+普查员”标准配置试点村工作力量,优先选聘熟悉村情、具备普查经验的村干部、网格员。试点村镇共选聘指导员17名、普查员43名,其中研究生占5%、本科占52%,30岁以下占比23.3%,30-40岁分别占63.3%,形成年轻化、高学历的专业队伍。实行“双签字”责任机制,普查员对数据真实性签字背书,指导员对逻辑审核负责,压实工作责任。 三、细编清查基础册,筑牢数据采集根基 整合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确权资料、户籍信息,结合遥感地图与村级台账数据,系统编制包含19项基础指标的清查底册和11项补充指标的辅助底册。清查阶段累计生成样本3063个,并足额形成有效答卷,经多轮核验,底册样本住宅编码、户编码实现"零重复",确权面积与确权证数据吻合率达100%,以标准化数据底板为清查入户及后续登记阶段工作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四、实抓培训演练关,提升实战操作能力 6月中旬组织举办清查业务培训班,桐乡市2个试点镇4个试点村共60名“两员”参训,培训聚焦第四次农业普查专项试点实施细则、"浙江民调在线5.0"平台填报规范等核心内容,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示结合的方式强化业务能力。当天下午即开展入户清查实战演练,结合前期“划区绘图、建筑物核对、清查底册”成果,有序推进清查摸底,为正式登记积累实操经验。 五、广拓宣传动员面,营造全民参与氛围 “线上+线下”立体造势,在村委会公告栏、文化礼堂悬挂通知标语,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普查知识和动态,制作短视频扩大传播覆盖面。基层动员精准发力:由村小组长分发“致农户一封信”,预告入户通知;开展“党员联户”行动,每名党员包干联系农户,通过上门走访、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升普查对象配合度,确保宣传动员“无死角”。 目前,桐乡市第四次农业普查国家专项试点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后续将持续优化工作机制,为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桐乡经验”。
|